首页

艾彩网 www.umfoot.com

时间:2025-05-28 23:29:36 作者:王秀峰任天津市副市长,免去刘桂平天津市副市长职务 浏览量:75629

  中新网重庆7月12日电 (梁钦卿)站立、转身、踱步、奔跑……在重庆两江新区的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内,只见演示视频中一只“训练有素”的“特种犬”灵活避开各种障碍,自动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现场参观的海外华文媒体感叹:这只“特种犬”不仅“头脑聪明”,还“武装到了牙齿”。

  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7月12日,“行走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参访团一行走进两江新区,了解当地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建设重庆“智慧之城”的实际行动。

  特种机器人是很多应急救援中的“钢铁战士”。七腾机器人展示的“特种犬”,只是其机器人编队的一员,防爆化工轮式巡检机器人、防爆四足机器人、电力挂轨巡检机器人……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各类机器人足以组成方阵,“大家”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开展工作。

  “这些机器人可以胜任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消防等行业的上百个应用场景。”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企划总监张喆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已为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上千家企业解决了痛点难点问题。

  “现在的机器人能在这么多场景中得到运用,极大地保障了巡检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听完介绍后,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表示,在一些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的行业中,可以依靠机器人让人力得以解放,而海外市场在这一领域大多处于空白,现在正是重庆特种机器人产业“走出去”的好时机。

  机器人产业只是两江新区以“智”提“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当前,两江新区已形成汽车和电子信息两个2000亿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文旅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访重庆两江新区某企业。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同样位于两江新区的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具备完整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创新孵化合作园区。该园区向海内外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流程产业孵化服务,帮助国内技术、产品、企业“出海”,同时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优质项目。目前,园区已成功孵化企业近40家,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

  “海外不少技术具有独特性,中国的巨大市场对这些技术团队很有吸引力。”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马修勇介绍,园区已建立起覆盖政府机构、海外高校、商协会等在内的通联网络,发掘潜在孵化项目,对于有“出海”意愿的国内企业,园区也将借助海外分中心,提供在地化服务。

  “在走访过程中,我看到了两江新区正在不断增强对外‘吸引力’。”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表示,产业园成为重庆与海外进行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不仅为海外项目和重庆企业深化合作开辟了新空间,也为地方创新创业注入了新活力。(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珠江流域进入春季禁渔期 启动联合执法行动

维娜一直想做一件事——把她看到的真实中国,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分享到遥远的欧洲,“我发现,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在官方媒体上报道的中国,和我实际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让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上千名救援人员仍在扑救 7架直升机开展作业

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利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和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开展星云物质、钨基合金等10余种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深过冷凝固及关键物性研究,开展非线性光学晶体、高性能闪烁晶体的熔体生长和凝固研究,为指导新型高性能合金设计、大尺寸高性能晶体地面制备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精密化深紫外激光光源、土壤检测用关键材料等开发和应用;利用舱外暴露平台开展模拟月壤、空间薄膜太阳电池防护等材料的空间性能演化研究,预期成果将推动高性能太阳电池防护材料、月球基地建设材料的空间应用。

河北沧县:游客乡村游体验“原生态”

天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福利处副处长李胜致力于推动当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他对今后的工作抓手和工作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暴雨致广东平远县约1.25万人受灾,道路塌方近千处

新增的航班为:ET616每周一、三、五12时30分从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ADD)出发,次日3时:05分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CAN);ET617于每周二、四、六5时15分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CAN)出发,11时05分抵达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ADD),以上均为当地时间。至此,埃塞俄比亚航空广州航线增加到每周10班。

打通产业链 做强创新链 以岭药业“链”上发力推动中医药成果全球共享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疾控局四位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